2)第四百一十五章 刘振建议_南宋之霹雳风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北上威胁北方汉地。

  对于四川的弃守问题,刘整并没有正面回答,而是向忽必烈提出了编练水军的建议。他认为,宋军所长除了坚城利堡,不过水军而已。要一统天下,须得要有强大的水军。有了强大的水军,蒙军便可以轻松战胜包括霹雳军在内的南宋官军,才可能击破荆湖防线或从蜀地沿江而下直取临安。

  刘整原本是金国人,后被宋军名将孟珙收入帐下。孟珙病亡后,又跟随余玠。多年的从军征战生涯,使得其不管对蒙军还是宋军极为了解。其对战局和霹雳军分析也条理清晰,逻辑缜密,有理有据,颇得忽必烈之心。刘整的建议让忽必烈心中一动,只是仍未能下定决心。至于弃守四川问题,他决定静待战局的发展,伺机而定。

  不觉之中,四川战局的发展便成了影响宋蒙双方战略调整的重要因素,而当下的焦点便集中到了青居城攻防战上。此次战事两方的指挥官刘雄飞和钦察,恰恰也是宋蒙两方在四川的最高军事长官。青居之战,也成了事关两人荣誉的大战。两人都心性高傲,几日的试探下来,都觉得对方不过如此,都对获得大胜志在必得。

  战争除了实力对比,也要看将领的谋略。宋军的营垒扎在抵近城池的山下,距河岸有五里之遥。民夫需要将运输船运在河边的辎重物资再转运到营垒之中。在常理来说,营垒之中和河中战船都有火炮,又有兵卒护送,短短五里长后勤线安全并不是问题。正是基于这个判断,刘雄飞对张珏提出挖沟筑壕保护运输线的建议嗤之以鼻。在他看来,敌人即便来袭,派人驱赶便是了,何必大费周章。

  钦察眼光十分毒辣。经过一段时间骑兵的试探,他发现火炮战船的射程有二里多,而营垒的火炮射程只有一里多,两者之间还存在一里多地的火力空白。至于如何判断火炮的射界,倒也十分简单,那些地上的弹坑和被炸死的马匹便是标记。虽然宋军在运输粮草的过程中,皆派了大量士兵保护民夫。但在钦察看来,那些失去营垒保护的步兵如果没有结阵,在蒙古骑兵而前便如待宰的羔羊一般。

  当下他便命赵匣剌领了一千骑兵绕过营垒,进入了火力空白地带。前段时日,十人的蒙古骑兵小队骚扰便让辎重车队痛苦不堪。千人骑兵一来,便拦腰将宋军通往营垒的后勤线拦腰切断。这些蒙古骑兵虽然都是轻装,但野战能力也绝非步兵可以对抗的,这使得宋军便不得不停止了辎重运输。

  在战船上的张珏急眼了,急忙修书一封,趁夜派人送给刘雄飞。在信中,张珏建议刘雄飞收缩兵力,将攻城器械和火炮皆撤回营垒之中防守。做好防御之后,大军尽出保护民夫挖沟筑壕,将那五里长的后勤线保护起来。按照张珏的估计,三日便可形成初步防御。继续挖掘几日,便可形成三沟三墙的防御体系,届时蒙古骑兵只能望后勤线而兴叹。

  张珏的建议又被刘雄飞否决了。他派了三千甲胄齐备的士兵——这也是麾下所有的甲胄,手持长矛前去驱赶蒙古骑兵,试图将他们驱赶到火炮射程之内。长矛是对付战马的利器,而甲胄可以防住大部分弓箭。如果正面作战,那一千蒙古骑兵即便能冲散三千长矛兵,自己也会伤亡惨重。

  只不过蒙古骑兵那里肯正面交战,赵匣剌一边估摸着火炮射程,一边率军用帕提亚战术,不断用弓箭向宋军射击。即便有甲胄保护,但一轮箭雨下来,宋军总有数十人受伤倒下。反观蒙古骑兵则无一损失,仍然在不断游走放箭。

  十几轮箭雨之后,宋军士兵已是累得气喘吁吁。虽然将蒙军驱离了后勤运输线,但已方却是三百余人身受箭伤。虽说这种损失并不算大,却让士气低迷。刘雄飞眼见如此,只得鸣金收兵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