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百一十三章 兵临青居_南宋之霹雳风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飞也是一名宿将,早将命人严阵以待,蒙军见无隙可趁也不强冲,旋即退回城中固守。扎定营垒将青居城围住之后,刘雄飞又命人前去拔除周边的据点。这些据点的蒙军多者不过百余人,少者不过十余人,一见大军到来早已逃得不见了踪影。

  扫清了外围据点,宋军便开始架设攻城武器,刘雄飞又派了精锐士卒前去寻找是否有上山险径。夔州路州县的高山峡谷虽比不上夷蕃地区,但也险峻异常,所属士兵也长于山地作战,爬岩攀墙如履平地。刘雄飞精选了数十名极擅攀崖的士兵,试图从悬崖上攀入,偷袭城门。

  就在宋军架设攻城武器之时,不少蒙古游骑陆续出现在青居城周边,并在宋军营垒附近游走骚扰。起初之时,刘雄飞并不以为意。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,骑兵的数量越来越多,渐渐地竟然有二千骑,这让他的脸色变得凝重了不少,原来踊跃请战的诸将也变得迟疑起来,纷纷左顾而言他,再无一人有一举破城的毫言壮语。

  这些蒙古骑兵之前以百人队的规模,在嘉陵江东岸游掠,还有数百名在蓬溪寨、箭滩渡与灵泉山附近的游荡,以监控霹雳军的行动。霹雳军的骑兵部队在潼川府路战役之中元气大伤,此时大部分撤回休整。没有霹雳军骑兵的牵制,蒙军骑兵在乡间倒是如鱼得水,只是不敢过份靠近霹雳军的堡寨。他们屡被火器重挫,已经没有了造次之心。

  纽璘被忽必烈召唤回开平府之后,钦察接收了其部的骑兵,故其能调动的蒙古骑兵达到了三千人。见大军来袭,钦察不敢怠慢,在留了一千骑兵在箭滩渡和蓬溪寨方向防备霹雳军之后,他急令部将赵匣剌率骑兵返回,以对刘雄飞进攻。

  东川元帅府旗下的杨大渊、蒲元圭、张大悦等人也各派了精锐,共三千人前来支援青居城。张珏控制了嘉陵江水道之后,蒙军步卒无法通过便捷的水路行军,只得携带庞大的辎重走陆路。时值三月春雨绵绵,道路泥泞不堪,这些来援的新附军行军速度根本就快不起来。

  按照忽必烈的诏令,钦察与汪惟正同守青居山。东川都元帅府的军事皆听钦察号令,汪惟正则负责“开屯田、练军实、遥候斥,迥强邻”,看似各有分工,实则内部矛盾重重。汪惟正甚至仍留在其利州老巢,不肯入驻青居城。此次刘雄飞率兵来攻,汪惟正便借口霹雳军在梓潼方向有异动,并没有大军来援,只派了数百骑兵前来。

  骑兵的回援,让钦察心中大定。青居城中只有三千守兵,其中大部分还是战力孱弱的新附军,但宋军也根本无法在短期内攻下这座坚城。眼下青居城也有了三十余门火炮,虽然囿于工业制作水平,这些火炮极为笨重,野战能力堪忧,但用于防守却是利器。只要坚守一段时间,只待援军一到,青居城自然高忱无忧。届时青居城的兵力将有九千人,兵力并不逊于宋军,但野战能力远超宋军,特别是骑兵更是其手中的杀手锏。

  反观宋军这边,刘雄飞所率大军号称五万,实际人数连上民夫也不过二万五千人,加上张珏所率的一千水军,战兵也不过九千人。要士兵战力来说,宋军与新附军精锐倒是在伯仲之间,比之蒙古汉军也有所不如,更比不上蒙古骑兵,其所依仗的不过是弓弩和攻城武器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