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六十二章 流求报告(二)_南宋之霹雳风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兵营轻松找到了袭击者在丛林中的寨子——准确说是一片杂乱低矮的窝棚群。在人员相差不大的情况下,训练有素又装备火器的军队对阵手拿石制武器的原始人,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是什么结果。这些袭击者部落要么团灭,要么远远逃到更深的丛林之中去了。

  流求步兵营士兵也受到的伤害——许多人呕吐了,因为他们在寨中看到处处是人类骸骨,有的上面还有牙印,那些酋长屋内居然还挂着萎缩的头颅和烟薰的残肢。更为夸张的是,带路的夷它它部族向导望着满地的尸体居然流起了口水。话说夷它它及其亲属部族归附雷神的使者之后,已经答应了不再食人。雷神的使者告诉他们,食人会遭到天谴,但千百年养成的习惯短期内岂能改变?步兵营的士兵看着带路的生番向导在大口撕咬,脸上一副极度开心的表情,胃中不禁一阵翻涌,纷纷扶着树干呕起来。

  赶走那些不肯和平共处的食人生番部落之后,流求公司在这片区域设置了近百个屯垦点。这些屯垦点每个约四五百人,都设在沿海或能航行小船的河道附近。除了屯垦点之外,矿山、伐木场等也多设在沿海和水路交通方便之地,这使得从海上进犯的敌人极易攻破这些防御薄弱的地方。当下各个据点虽然挖了壕沟,也筑了木头栅栏,但由于火器配备不足,防御设施和防卫力量对付野兽和小规模的袭击没有问题,但无法应对大规模袭击。

  实际上在屯垦点和厂矿选址的方案上,余柱等人也是两难。在这莽荒的丛林之地,要找到既交通方便又易守难攻的地方实在太难。既然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”,流求公司高层在反复权衡之后,便将交通方便作为首选,以使经济快速发展。只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工业,才能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,才能御敌于海上。之所以这样选址的另一个原因则是,当下开发建设工作量十分繁重,根本没有多余的人力和物资来架桥修路。这两项基础建设虽然重要,但耗资十分巨大,也并非急需事项。

  招俫上岛的六万余人虽然以青壮居多,但仍有一部分妇孺老幼,实有壮劳力只有五万余人。这五万人中,有一万五千人在矿山和工厂。当下流求公司已有了七个煤矿、五个石灰矿、三个铁矿和一个海水盐田。在基隆附近也建了焦煤厂、炼钢高炉和水泥厂、农具厂、兵工厂等工厂。由于不管是民用还是海军建设,都需要大量的船只,故造船厂人数最多,足足有三千名工人。

  从事农业生产的有三万五千人,其中渔民三千余人,由新成立的渔业公司统一管理和营业。实际上流求公司控制的近海水域,根本就容纳不了这么多渔民,要捕到鱼必须前往周边水域或岛南端的近海,最远处甚至要到小流求远海,这便有一定的风险了。这风险来自两个方面,一方面是可能遭遇台风等恶劣天气船翻人亡,或者因为迷路而无法返航,另一方面则可能遭遇到抢劫。劫匪不仅是海盗,也可能是其他渔民甚至是过往的商船。茫茫大海上并没法律的约束,许多海上讨生活的人都是无法无天。

  流求公司高层坚持这样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,一是通过渔民逐步探索流求岛周边海域,二是培养海军的预备役人员。这些渔民进行了军事编组和训练,船只也进行了强化并配备了武器,通常以连排为单位活动,被称之为海上民兵,根本不惧怕小股海盗。在有大股海盗出没的海域捕鱼,则有流求公司的海军护航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