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四十四章 肘腋之忧_南宋之霹雳风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和青衣江的上游。蒙军既可以从黎州顺大渡河而下攻击嘉定,也可以从雅州顺青衣江而下攻击嘉定府。此两条河虽然可以行船但部分河段水流较急,蒙军只要卡住了这些关键河段,便可阻止嘉定水军北上。从粮草运输的角度来看,这两条河顺水而下问题倒不大,但逆水而上却是十分艰难,这使得嘉定军在未开战前便先输了三分。

  蒙军除了从雅州方向进攻嘉定,更会同时从隆州方向进攻。两向夹击之下,以嘉定的实力很难守住。虽然嘉定城十分坚固,俞兴也经验丰富,嘉定军人数也更多,但战力却比不得霹雳军。这当中除了武器的因素之外,主要是士气的差距。包括欧阳轩在内的高层,坚持“官民一致、官兵平等”,与普通霹雳军士兵同甘共苦。反观俞兴父子贪婪成性,军官也有样学样,平日对士兵动辄打骂,任意克扣军饷。“为何而战?”“为谁而战?”始终是嘉定军乃至其余宋军存在的重要问题。嘉定兵中多久经沙场的老兵,但打起仗来却异常惜命,与纪律严明又悍不畏死的霹雳军相比,这才是最大的差距。

  欧阳轩讲出蒙军占据雅州的可能后果,让霹雳军众位高层都不寒而栗。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?”,霹雳军能抗住进攻,但若嘉定失于蒙军之手,将使霹雳军陷于四面被围的境地。失去了外界战略资源,霹雳军的工业将陷入萎顿甚至慢性死亡之中。战争本质上综合实力的比拼,以当下霹雳军数州之地和三十万人口,显然无法独力对抗川西蒙军,更不要说其背后庞大的蒙古帝国。

  “亡羊补牢,犹未晚矣”。面对蒙军的黎雅方向攻击,霹雳军高层提出针对性的补救措施,史称“黎雅三策”。第一策是扶持蕃区的亲霹雳军部族,排在首位的当然是泽郎,其次是岩碉两州蕃、夷及青羌部落。除了之前军事联席会议决定的通过教导营培训其军事骨干外,还决定派遣顾问团前往友好部落。顾问团由军事教官、医生、教师、商事等人员组成,提供从军事训练、医疗卫生和教育服务,同时优先售卖给各部族茶、食盐、农具、冷兵器等物资。与霹雳军同盟关系牢固的,可以视情卖给手雷、地雷和轻型火炮等老式火器。

  第二策是加强沿途防御准备。在锄奸谷、打箭炉和黎州的矿洞,择险要处增筑岗楼和堡垒。这三个地方都是易守难攻之地,将成为霹雳军在雅州以西布局的支撑点。这其中尤以打箭炉为咽喉之地,联席会议决定给予泽郎钱粮和炸药支持,让其在河谷通往草原的必经之路上新筑大型碉楼堡垒,与半山腰的山寨互为犄角之势。蕃区不缺能工巧匠,只要钱粮充足,加上炸药开采石头,很快便能筑好“一夫当关、万夫莫开”的碉楼群。

  第三策是调整兵力部骤。当下霹雳军在雅州的兵力,除了的商队护卫外,只有黎州各矿和锄奸谷的民兵,总兵力接近八百人。这些二线部队战力不输雅州军,如果得到泽郎和青羌部落的支持,甚至可以一举夺下黎州,与雅州军长期抗衡。但他们毕竟只是二线部队,装备训练和作战经验上远比不得霹雳军的正规军,无力正面对抗战力强悍的蒙军。枪炮的弹药一旦消耗完毕,即便占据地利优势,也难以抵挡雅州军与蒙军的前后夹击。故联席会议决定分别向锄奸谷、打箭炉和黎州方向派去一个特种连,加强三地防御。与此同时,百丈关兵力在原来的一个守卫连加一个基干民兵连的基础上,再增加一个基干民兵营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