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八十五章 春江水暖_南宋之霹雳风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产能的四分之一。按照设计产能,如果原材料充足,大邑火炮工厂的每月分别能生产轻型和超轻型火炮一百门左右、中型火炮四十门和重型火炮二十门;炸弹工厂每月能生产地雷二百枚,手雷千枚以上;火枪工厂每月能生产三百枝火枪左右。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火器都是升级换代后的新产品,质量比老产品提升极大,但对技术的要求高也极耗工时。如炮管并不是铸造而是用机床镗铣出来的,枪管也是使用机床在枪管坯料上钻一条笔直的孔,然后伸进一根车刀,一点点的拉出膛线。霹雳军现在的原始机床虽然效率并不高,只能说是勉强达到生产要求,不过这些机床将会不断改进和迭代升级。

  军事工业的另一个好消息是望远镜研制成功。玻璃的制作也比较简单,就是将石英砂、石灰石、长石、纯碱、硼酸等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,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,再把高温烧过的玻璃泥放到模具里面冷却。其实之前霹雳军制作了不少玻璃,但主要是与铜丝一起,用作手雷和地雷的发火装置,其光学性能并不高。这段时间经过研究院反复试验,终于制作出了高品质的玻璃,并按欧阳轩指点磨制出凸透镜,制作出了望远镜。首批装备的曹二狗及侦察营营长吴青等人对此装备赞不绝口,连声夸赞轩哥儿又发明了“千里眼”。

  民用工业的好消息则是烧碱工厂的投产。盐酸、硫酸、硝酸和烧碱、纯碱是化学工业的基础,能合成许多重要的化工原料。在烧碱量产之前,霹雳军能大批量生产的唯有硫酸而已。以欧阳轩大学化工专业的知识,要制作以上化合物并不难,只是缺乏原材料而已。比如烧碱就很简单,只需硫酸钠与木炭、石灰石在炉中共热即可。当无根山边缘的义兴乡的芒硝矿(硫酸钠)大规模开采之后,烧碱厂的投产便显得水到渠成。

  相较以上好消息,欧阳轩格更看重鲁德之带来的两个看似不起眼的消息。在欧阳轩看来,这将对霹雳军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。第一个消息便是教科书编制。之前欧阳轩到各处授课时,杨秀才便将其记录并进行了整理成了小册子。后来欧阳轩又为夜校、县学和州学等各类学校编写了教材,但并不成体系。基于这种情况,鲁德之便组织了人员,对以上内容进行了再次整理,并结合初级、中级和高级学员的需求,分门别类整理成了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常识、政治这五门课,并经欧阳轩再次审定和校核。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科,数理化十分重要,欧阳轩在这方面花的时间最多。至于常识课,则包括了医学、农学、天文学、地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内容,作为理科生的欧阳轩所学并不深,只能将自己所知写出。至于政治则是重点阐述欧阳轩民主、公正的治国理念。

  第二个消息则是印刷业的发展。因于战乱的原因,霹雳军治下并无多少书籍,更缺少印刷设备。鲁德之便命人制造了一套活字印刷设备,其中常用字用铜铸成,非常用的字则用胶泥烧制而成。这套设备印刷的第一套书籍便是欧阳轩的指导的教科书。要说鲁德之在教科书上真下了血本,印刷所用的纸张则是由枸树纤维制成,这可是用来制作交子的纸张啊!由于教科书制作昂贵,加之知识实在过于先进,故鲁德之刻意地控制印制数量,又将每本书都编了号,以确保这些教材够用的同时,又不至于轻易流失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