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五十一章 商贸线路_南宋之霹雳风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轩甚至授权钱保可以在当地招募三个连的士兵。至于碉、岩两州及至到草原的安全,则由泽郎的人马负责安全。最近泽郎又兼并了一个草原部落,又用经贸关系与附近的十几个寨子结成了同盟,一旦有战事可调集上千土兵。

  第三条成熟线路则是茶马道的北线即威、茂两州方向。霹雳军拿下灌口寨后,蒙军又进行了几次小规模骚扰,但都被水军火炮轰得惨不忍睹。为了加固灌口寨,余柱带着人不分昼夜施工,连秋收期间也没有停工。完工后的灌口寨在配备了火炮后,又驻扎了守备旅的五个连,河道中还有水军战船火力支援,已是防御力不输横原堡的要塞。秋收后,威茂两州便有人陆续前来购买食盐、茶叶、农具、布匹和其他生活用品。虽然彭州、汉两州的西北山区也有小道与这两州相通,但极其艰险难行,前往灌口寨是方便、最经济的选择。

  对于两州来说,投降蒙古人是生存的需要,而与霹雳军做买卖是生活的需要,两者之间并不冲突。至于霹雳军这边,对威、茂两州前来做买卖者也不排斥,毕竟两州有许多高山草甸,饲养着霹雳军急需的马骡。而且这两州因为高山峡谷众多,并未受到蒙军的屠杀,相反还有不少人口涌入,对商品需求大,利润也可观。当然如果仅仅是做买卖,朱挑子等人只需在灌口寨坐等便可,但欧阳轩指示商队必须进入两州做买卖,一则是因为搜集情报的需要,以防蒙军偷袭;另一方面是这两州虽然是蕃汉杂居之地,但受汉文化影响极深,虽然投降了蒙古但心向汉地。如刚下台的宰相谢方叔便是威州桃坪人,时机合适时可以争取两州归正。

  三条待开拓的贸易线路分别是长江沿线、夷人部落及大理国方向。南宋虽然军事孱弱政权腐败,但经济文化却极度发达,自古以来无出其右者。特别是在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上,川内重要的城市有叙州、泸州、重庆府、涪州,出了三峡则是长江中下游平原,沿岸名城更是比比皆是,还可以直抵这个时代最富饶的地方——临安。

  夷人部落地处雅州和嘉定府东南方向,就是后世的凉山地区。这里是山高路险的蛮荒地带,仍处于刀耕火种的文明阶段。从农耕文明的角度来看,这里并无开发价值,故虽然地处大理国和南宋之间,但两国对此却并无兴趣,便成了两国之间的缓冲地带。这里大小部落林立——保塞部、虚恨部、马湖部、易娘部、两林部.....夷人部落之间相互攻伐,部落内部的家支之间也相互仇杀。虽然这里对汉地商品的需要到了饥渴的程度,但由于大部分人穷得连饭都吃不饱,根本买不起。商队进入这里只有一个下场——人被杀货被抢。欧阳轩坚持要探索如此野蛮之地,是因为他知道这里的大山蕴藏着太多的好东西。

  大理国方向更为重要。一方面是安全需要,蒙古人灭大理国之后,派来号称战神的兀良哈台经略,他频频由叙州以南的石门关入侵四川,霹雳军需要来自大理方向的情报,另一方面是因为矿产资源。欧阳轩知道后世有名的东川铜矿和攀枝花铁矿,都在大理国境内。

  开拓好这三条线路,不仅能源源不断获得马匹、铜矿和其他战略物资,也可以招募到大量的劳动力和士兵。随着霹雳军扩张,粮食种植和工矿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,而历经战乱的川西人口十不存一。鼓励生育当然要做,但这种远水解决不了当下劳动力短缺的近渴。当然欧阳轩希望的是,吸引的不光是普通劳动力,还要包括士兵在内的各业人才。要知道,三国时诸葛亮手下的精锐山地作战部队——“无当飞军”,便有很大部分来自上述地区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