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零四章 商队南行_南宋之霹雳风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属成都府路,但都是汉夷蕃杂居之地。

  百丈、名山两县汉人居多,多生活在河谷平地和浅山,夷民多居在高山密林地带。

  到了雅州城便是汉夷各半,汉人居住在城中,夷人多居在乡间各寨。黎州已是夷蕃之民为主体,汉人占少数,到了碉、岩两州则是夷蕃杂居,汉民已是极少。

  碉岩两州为羁糜州,官员都是当地夷蕃酋长充任,只是在表面服从朝廷统治。

  十余年前蒙古人曾由此入侵大理国,并试图入侵成都,但被余玠派遣嘉定府知府俞兴率本部人马和播州兵击败。

  这几州的夷蕃部落叛降无常,此时大都投降了蒙古人,但见蒙古人被宋军击退,又重新臣服朝廷。

  俞兴对这些反复无常的墙头草并无惩罚,甚至对充当带路党的酋长也未训斥,反倒是极力拉拢。

  这让各部土司头人看穿了朝廷的内强中干,越发不把官府号令放在眼里,只是为了购买汉地的盐铁茶才在表面上对朝廷臣服。

  朝廷影响力下降,而蒙古人也北返,失去了外部压力的各部陷入了无休止的内斗之中,以致盗匪四起商道不畅。

  只是这些夷蕃部落虽然不服从官府号令,也极度排外但总体来说并不算太排斥商队。

  因为商队的到来,对土司头人意味着买路钱和奢侈品,对普通百姓来说是生产生活必需品,故武装商队的前期除了有些小麻烦外,总体行程还算顺利。

  当然这背后原因也包括钱老大一路上向各土司头人纳贡送礼,也包括武装商队不逊于正规军队的战力。

  所谓的小麻烦,其实就是盗匪袭扰。自过了雅州城开始,武装商队几乎每天都要遇到盗匪,这些盗匪多数只是尾随窥探,只有两伙盗匪仗着地形熟悉又人多势众发起过偷袭,但手雷一响便都鸟作兽散了。

  这让钱老大自信满满的同时,对欧阳轩的敬佩更加深了。他经商二十余年,也被盗匪折磨二十余年,遇到小股盗匪还好说,最多蚀点小钱。

  如果运气不好遇到大股盗匪,货物丢完不说,手下被杀被掳为奴隶也是常事,这些年他被杀被掳手下便有四五十人。

  商队主要还是原来的人,但经霹雳军改造后的面貌却焕然一新,战斗力提升了何止几倍,这让沿途的盗匪望风披靡,也打消了沿途土司头人强买强卖的念头。

  当然战力提升除了因为配备充足的火器外,更重要的是那几十名班排长。

  欧阳轩曾对他讲过,合格的基层军官是一支队伍的核心,能将一群乌合之众改造成战力强悍精锐,当时他还半信半疑。

  现在事实证明了霹雳军中流传的一句话

  “轩哥儿所说的都是正确的”钱老大之前行商多数时候只到达黎州,少数时候到达碉、岩州,只有极少时候再往前行。

  碉、岩州的再往前便是通往高寒草原的道路,最近的草原离碉、岩州只有十日路程。

  越往前路道越艰险,人烟稀少,盗匪也越来越凶残亡命,当然通商的利润也极高,特别是盐、茶和铁器极受欢迎。

  盐是人畜的必需品,对人的重要无须多言,而牛马生长也需要。因为饮食结构的原因,茶更是草原上的必需品。

  高寒草原上基本没有冶炼业,别说日常的铁器缺乏,甚至煮饭的铁锅都缺。

  不过这里苦寒却并非不毛之地,盛产贵重药材、毛皮、肉类,还有霹雳军极需要马匹。

  故钱老大到达黎州后并没有止步,他这次准备到草原上去买马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